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高众)“‘安宁疗护’是指对治愈性治疗已无可能的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在减少患者身体上疼痛的同时,更关注患者的内心感受。”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表示,当前我国安宁疗护专业人员匮乏以及对学科的认知程度不足,相当部分专业人员对安宁疗护的重视度、认知度较低,对专科知识及临床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必须要进一步推动基层安宁疗护健康发展。
据施卫东介绍,国家卫健委2017年发布《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截至2020年8月,江苏省设有临终关怀科的医疗机构近200家,机构床位1000多张、居家床位1200多张。从江苏试点和全国情况来看,目前在安宁疗护方面仍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费用未纳入医保范围,缺乏资金支持;二是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三是专业人员匮乏以及对学科的认知程度不足;四是患者及家属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低。
“大力安宁疗护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政策支持力度。”施卫东建议引导普通高校及职业院校安排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扩招护理、康复、心理等学科专业。出台相关的奖励、激励政策,对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人员,在继续教育、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安宁疗护志愿服务,探索时间银行设立过程中引入临终关怀服务,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